金融专家谈两会:银行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解决三个如何

图片名称

作者:

图片名称

来源:

2018/03/05 00:00


进入全国两会时间,经济金融领域的改革发展走向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近日,《金融时报》记者就两会热点话题采访了多位业界专家,专家认为,银行业如何将防范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改革开放三大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值得高度关注,他们期待此次全国两会上能够讨论形成更加明确和指导性的方向。与此同时,对于这一焦点话题,专家们也献出了良策。

金融风险如何防控

十九大报告以及2017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放在了三大攻坚战之首,强调防控金融风险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点。专家表示,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金融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期待此次全国两会讨论形成明确的方向。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斌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金融监管环境来看,近期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金融监管趋严,银行业如何能够在新的监管要求下,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值得探讨。

在强监管背景下,部分商业银行既有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加快战略转型和业务结构调整,从而适应新时代和新环境的要求。” 温斌认为。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对此认为,防控金融风险,要围绕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做文章。

董希淼提及,一方面,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是防控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发展的根本,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第一要务,2018年金融业还要采取更多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服务力度。

另一方面,实现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是防控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金融资源过于集中在房地产行业将产生较大风险,在做好房地产调控的同时,要注意防控房价下跌和债务违约的恶性循环。还要做好对房地产的合理支持,住房信贷方面要创新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居民合理的购房和租房需求。

此外,实现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是防控金融风险的必由之路。董希淼建议,2018年金融业要继续采取措施,减少资金空转、层层嵌套和监管套利,减少由此产生的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金融风险,促进资金进一步归位,更多投向实体经济。

回归本源如何进行

金融稳则经济稳,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加强调金融业回归本源。作为多年两会的热点话题,金融业如何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依然值得关注。

金融工作要紧扣时代特点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践行区域协调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温斌认为。

他对此给出的思路是,银行业首先要大力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助力“去产能”;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服务房地产“去库存”;发展直接融资“去杠杆”;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提高银行运营效率,积极降费让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发展普惠金融“补短板”。

与此同时,专家认为,金融业要支持落实国家区域协调战略,着力探索模式、加大投入、创新业务。

比如探索‘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与合作方式;加大对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地区的投入;推动自贸区、自由贸易港的金融创新。”温斌表示。

在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则要大力发展消费金融、科技金融以及绿色金融。

发展消费金融,银行应在继续做好消费贷款、信用卡等传统消费金融业务的同时,结合互联网发展、消费升级等趋势,丰富移动支付、小贷微贷、耐用消费品贷款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科技金融,应通过提供投贷联动、小微科技型企业基金、产业链金融、与资本市场对接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并创新风险管理;发展绿色金融,银行要发挥自身优势,前瞻性地介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环保基金等领域,加强与资本市场合作,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同时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投入力度。”温斌表示。

双向开放如何推进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具体到金融业,过去的一年,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频频推出,步伐大大加快。此次两会上,金融业对外开放是各界的关注热点。

金融对外开放的同时,要注意把握金融开放的节奏和力度,既要‘跑得快’,也要‘走得稳’。”董希淼认为。

对此,董希淼建议,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合理安排开放顺序。“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一定要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在开放过程中特别关注国家的金融安全。下一步,要稳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董希淼说。

与此同时,专家认为,应加强对金融业开放的监管。

随着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不断发展,我国金融市场的交易结构、业务模式将更加复杂,呈现出跨国别、跨市场、跨领域的特点。”董希淼认为,金融监管机构要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分析和预警,严防跨境资本异动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带来的冲击。同时,还要注重学习借鉴国际监管经验和标准,加强与发达国家监管机构交流合作,确保监管能力与开发水平相适应。

此外,董希淼建议,我国金融业在加快“引进来”的同时,也要借助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历史契机,大踏步“走出去”,形成双向开放的良好局面,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竞争力,构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大国金融体系,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