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资产质量企稳向好 区域分化明显

作者:

来源:
2018/04/02 00:00
延续趋稳向好势头,2017年,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继续向好发展,多数银行不良率有所回落。与此同时,多家银行公布的年报也显示,上市银行拨备充足,风险抵御能力良好,信贷风险整体处于可控范围内。
“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进一步企稳向好,不仅表现在不良贷款率的下降,还表现在信贷管理和贷款质量的相关指标都呈现出好转势头,这也表明资产质量企稳向好的基础日趋夯实。”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分析。
资产质量趋稳向好
受宏观经济企稳的影响,国内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大行资产质量企稳趋势凸显。
工行实现近5来不良贷款率的首次单边下降。2017年,工行不良率较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至1.55%。
农行是5家银行中唯一一家实现不良贷款比例与余额“双降”的银行。截至2017年末,农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940.32亿元,比上年末减少368.02亿元,不良率为1.81%,比上年末下降0.56个百分点,资产质量进一步向好。
截至2017年末,中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58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5亿元;不良率为1.45%,比上年末下降1个基点。
建行不良率较上年下降0.03个百分点,至1.49%;不良贷款余额为1922.91亿元,较上年增加136.01亿元。
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较上年同期下降0.0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有所增加。
此外,反映今后不良贷款趋势的一些关键性指标——逾期率、劣变率、剪刀差等,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
2017年,工行整个关注类贷款在所有贷款中的比重是3.95%,比上年末下降52个BP。贷款逾期率是2.01%,比上年下降了64个BP。2017年,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的剪刀差是651亿元,比上年末减少692亿元。农行年报也显示,该行关注类贷款占比、逾期贷款率、逾期90天以上贷款等指标均有好转,风险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建行逾期贷款自2010年以来首次“双降”,逾期不良负剪刀差较上年持续扩大。
股份制银行的资产质量也显示出趋稳向好趋势。截至2017年末,招商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为573.93亿元,比上年末减少37.2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1%,比上年末下降0.26个百分点。中信银行和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较2016年有所下降。
对于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普遍向好,吴琦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去年宏观经济超预期的稳中向好为资产质量改善提供了基础支撑。二是银行从两方面加大力度处置化解不良,通过加强授信管理、优化信贷结构等方式,防范新的不良生成;同时,运用贷款重组、批量转让等方式,有效化解存量不良贷款。
东北地区不良率仍然高企
不良贷款在地域分布上继续分化。长三角地区风险暴露较早,且区域经济复苏明显,不良资产持续出清,资产质量改善明显。而东北地区的不良资产则仍旧保持较快增长。
工行年报显示,该行东北地区的不良贷款规模由上年末的115.71亿元增至195.96亿元,不良率从1.64%升至2.67%;建行2017年东北地区的不良贷款也从147.94亿元增至189.20亿元,不良贷款率从2.30%升至了2.81%。
东北地区不良率显著上升与此前银监会披露的数据相吻合。据黑龙江银监局披露,2017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24%,比年初上升0.27个百分点。吉林银监局披露,吉林不良贷款率为4.31%,比年初上升0.46个百分点。
专家分析,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与银行资产质量关系紧密。经济复苏缓慢,产业结构失衡,中重型工业比重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是影响东北地区资产质量的主要因素。
从行业划分来看,制造业仍是不良“高发”领域。工行表示,制造业不良贷款增加主要是受宏观经济波动、国内外需求下滑影响,部分轻工板块制造业、强周期性行业及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企业贷款违约有所增加。
保持风险防控定力
对于未来的资产质量,多家银行的高管均在其年报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宏观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将为资产质量的有效管控提供良好的条件。
“我们去年不良贷款率的下降,不仅是一个单独指标的下降,还有非常坚实的基础,即有一个向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有一个好的机制。我认为,资产质量的持续改善应该是可以预期的。”工行行长谷澍表示。
谷澍表示,在过去几年,工行已将几年前的顺周期政策、机制、体制转化为与目前经济转型时期的特点相适应的一套信贷体系。
“农行将继续抓住稳中向好的机遇,保持住信贷结构调整定力,更严格地执行贷款分类标准,利用拨备充分加大对不良的处置力度。”农行行长赵欢表示。
吴琦认为,未来防范化解不良应在进一步加大主动处置力度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结构化、精细化。特别是随着去产能和环保限产的推进,部分产业的信贷资产质量有可能会劣变,因此要加强对相关重点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趋势的跟踪和研究,建立产业预警机制,加强贷前、贷中、贷后管理,及时做好处置。
“目前,各区域资产质量呈现出差异分化的趋势,比如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不良贷款率下降显著,东北地区不良率有所上升。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不良贷款率下降与去年贸易回升有较大关系,在当前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的出口产业可能会进一步承压,因此也应当密切关注,提前做好应对预案。同时,应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进行分类施策,建立差异化的防范处置机制。” 吴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