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小微补充资本,农商银行做了啥,怎么做,还需要啥? ——《金融时报》刊发联盟秘书长吴红军署名文章

图片名称

作者:

吴红军

图片名称

来源:

金融时报

2020/12/28 14:37


原标题:加大改革创新为农商银行健康发展注入活力

受宏观经济调整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作为“三农”及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之一的农商银行,目前正普遍面临资本达标的压力和挑战。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国务院金融委第九次会议也明确指出,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12月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如何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积极拓展中小银行尤其是农商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加快补充资本,夯实资本实力,建立小微金融服务风险分担机制,全面提升农商银行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能力,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急迫课题。

数据资料

农商银行普遍面临资本金补充压力

全国农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情况参差不齐。近日,农商银行发展联盟围绕补充资本和金融支持“三农”、中小微企业相关问题,对涵盖广东、江苏、山东、内蒙古、吉林、甘肃与贵州等东、中、西部省(区),包括大中城市、城区及县域的20余家农村商业银行进行调研。调研中发现,农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大体上与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正相关。但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几乎所有农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面临压力,或因为业务增长过快,或因为不良率上升,而不良率上升与中小微企业信贷密切相关。

得益于农商银行较强的区域经营策略和下沉能力,农商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依旧维持在12%以上。根据《今日农商行》从各种公开信息渠道收集到40家头部农商银行的最新资本充足率数据显示,其中佛山农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最高,为21.27%,占所收集到的农商行的比例为2.5%;资本充足率在14%以上的有20家,占比50%;10.5%以下的有2家,占比5%;其余17家的资本充足率为10.5%到14%,占比34%。(见表)。

虽然从数据看,农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大多在最低要求以上,但安全边际较低,并且未来一段时期资本消耗的压力较大,资本充足率有继续下降的风险,资本补充压力大。与此相关,农商银行自身业务的拓展、支持中小微企业等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难免受制于资本实力不足。农商银行短期内面临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压力,在利差收窄、监管趋严、信用风险管理难度加大的背景下,盈利能力承压、资产利润率水平持续放缓,而总体资本、核心资本的占用和消耗不断加大,因此农商银行资本补充需求呈现上升趋势。

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上升让资本充足率承压

农商银行对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普遍有所顾虑。当前的内外部环境使中小微企业的前景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从而使不良率承压、资本充足率下降。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了各项金融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激励举措。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结合各自的实践和创新,下沉服务,致力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得到当地政府、中小微企业、“三农”客户的认可和欢迎。

从实际情况来看,经济发展压力小、结构较为优化的地区,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满足度较高。如江苏南部地区经济基础和环境较好,当地中小微企业大多从事对外贸易,银企合作多年,彼此了解,不良率处于较低水平,中小微企业金融需求基本都能得到满足。哪家企业做什么项目,是否需要贷款,需要多少额度,企业前景和还款能力如何等情况农商银行了如指掌,不等企业提出要求,银行或运用大数据分析或依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就主动上门服务了。相比之下,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满足度普遍偏低。

内生性资本补充较为困难

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方式。内源性补充主要指银行通过留存盈余转增资本金,是中小银行重要的资本补充渠道。但对于农商银行来说,由于客户群体小微占比高,经营成本、风险成本均高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且近些年银行间市场存贷利差逐年收窄,中间业务收入不乐观,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和业务经营均受到考验,经营利润积累速度降低。一方面,各地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抗击疫情的号召,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不断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对支持金融服务薄弱的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另一方面,各地农商银行还采取了一系列降费让利政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幅度降低了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甚至部分机构已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导致息差收入减少。同时,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纷纷以更低的资金成本和更高的科技手段,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商银行经营环境更加艰难。随着实体经济困难向金融领域传导的滞后效应逐渐显现,农商银行后期不良贷款处置和资本消耗压力将明显加大,利润增速必然下滑,因而内源性资本积累较难满足业务持续发展以及资本补充的需求。在加大信贷投放的背景和内生性资产补充较为困难的前提下,农商银行补充资本主要靠外源性资本补充,且需求更为迫切。

外源性资本补充面临诸多制约

外源性资本补充包括上市、增资扩股、发行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虽然渠道不少,但是对农商银行而言可以运用的渠道却不多,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困难,达标难点多、进展慢,资本补充存在较大缺口。

(一)增资扩股难。增资扩股作为一种筹资成本较低的外源性股权融资方式,在帮助商业银行优化股权结构、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同时,更能拓展银行的综合实力,使资本充足率符合监管要求。对于一些中小型农商银行来说,增资扩股的作用更为凸显。但增资扩股在执行中遇到“两难”问题。

其一,股东资质不够。农商银行普遍具有机构规模小、市场认可度不高等特征,难以吸引有实力的、优质的战略投资者入股,既有的股东也大多属于中小企业,自身经营困难,财务紧张,缺乏持续投资能力。《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发布后,对加强农商银行股权监管,规范银行股东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增资扩股,监管机构鼓励涉农、民营小微企业优先,但是这些县域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商品流通和建筑业,自身经营状况不稳定,受经济转型影响较大,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涉农、小微企业达不到入股条件,没有实力投资农商银行。

其二,入股意愿不足。民营企业入股主要是出于商业方面的考虑,战略层面的考虑较少。民营资本的逐利性决定其不愿意入股农商银行,一是相对较低的分红率对企业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二是民营资本入股之前可能在贷款融资方面有所期待,寄希望于入股后能享受一些特殊的便利条件。但是近些年,随着监管机构对银行关联交易等行为不断加大监管力度,部分民营企业在这方面的“不合理”期待有可能落空,进而减弱了入股动力。同时,受股权质押限制等因素影响,企业往往不能将股权质押,影响流动性。这些也都是制约农商银行吸引股东的客观因素。

截至2020年11月,全国1500多家农商银行中上市农商银行(包括H股)只有10家,包括上市银行在内的1000亿元以上资产规模的农商银行仅有30多家。这意味着绝大部分农商银行不能通过上市和增资扩股来补充资本金。

(二)发债难点多、进展慢。对绝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来说,补充资本的主要工具是发债。根据《今日农商行》统计整理,农商银行发行永续债、可转债和二级资本债的情况,与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相比明显不足。究其原因,监管要求银行发债要满足不良率、盈利能力以及拨备覆盖率等条件,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中小农商银行很难达到要求,越是资本补充压力大、迫切需要补充资本的农村金融机构,往往越是在监管评级上难以达标;而那些成功发债的银行反而资本充足情况普遍较好,相对而言补充资本的要求并没有那么迫切。

(三)审批时间长也让一些农商银行错失了最佳发行窗口期。有的省份不允许本省农商银行互相购买二级资本债,导致即便获得监管批复,实际发行时也存在认购不足问题。一些农商银行反映,发债作为资本补充工具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缓解农商银行资本补充压力的建议

一方面是中小微企业急需金融支持,另一方面是支持中小微企业的主力军——农村金融机构面临资本充足率的巨大压力。如何破解困局?笔者认为,对于各地农商银行来说,对外,要抓住国家政策利好机遇,主动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和机制,多措并举补充资本。对内,要增强主动意识,练好内功,化“危”为“机”,加强资本管理和资产结构调整,压缩高风险业务规模,提升盈利能力,提高资产质量,注重发展轻资本业务,降低资本消耗,完善资本管理长效机制。

对于国家政策来说,在宏观层面可以考虑建立小微贷款风险分担机制,比如建立风险补偿基金,解除农商银行的后顾之忧;在微观层面要打开农商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加大对农商银行激励力度。以此解决政策传导不畅、普惠金融梗阻问题,提升农商银行自身的经营活力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能力。

一是通过创新打开补充资本渠道。要落实好李克强总理于7月1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的“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要求,可考虑采取由省级政府成立金控平台或者投资公司的方式,再由金控平台或者投资公司筹集资金入股。也可考虑通过将省联社改制成筹资公司方式,通过对外发债筹集资金,或者直接投资农商银行,或者通过间接持股对农商银行注资。

二是根据银保监会、人民银行等部委《关于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意见》等政策,积极探索和创新资本补充工具,通过发行永续债、二级债、混合债及其他可行的融资工具等补充资本,拓宽农商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三是加快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加快完善中小银行上市制度,尽早促成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上市。

四是加大对农商银行的政策支持力度。将营业税优惠政策长期化,提高小额贷款免税额度,完善涉农小额贷款奖励制度,减免抵债资产处置相关税费,简化处置流程等。此外,财政性资金存款、行政事业单位代发工资、政府性投资项目合作等要向农商银行倾斜,帮助农商银行降低资金成本。

五是持续加大金融生态建设力度。开展金融胜诉案件集中执结专项行动,加大对历史遗留不良贷款处置力度,提高金融案件执行效率。坚决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对不守信用的企业、单位和个人,采取社会、行政、经济、法律等综合措施进行惩治,提高失信成本,为农商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六是实行差异化监管,继续提高对涉农中小银行不良贷款容忍度,并出台相关考核实施细则。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中既有农商银行,也有农合行、农信社甚至是村镇银行。在资产规模上,既有万亿级别的直辖市农商银行,也有千万元级别的村镇银行,对差异巨大的农村金融机构的考量监管应体现一定的灵活性。(作者为农商银行发展联盟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