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的转型之路——联盟《农商银行网点转型研究》调研组青岛农商银行调研纪实

图片名称

作者:

图片名称

来源:

2017/08/28 22:16


8月17日,联盟《农商银行网点转型研究》专项课题组来到了山东省调研的最后一站青岛农商银行。青岛农商银行资产规模截至2016年末达2065.28亿元,在全国农商银行中排名第12位。作为一家走在全国农村金融系统前列的银行,青岛农商银行的网点转型之路更具先进性与前沿性。

调研组与青岛农商银行网点转型班子成员座谈交流

全行重视,三专三集中

青岛农商银行的网点转型根据目标不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1年-2013年在农信社向农商银行过渡过程中以规范网点服务道路为主要目标的网点转型;第二个阶段是2015年以来以转变业务模式提升经营效率为目标的网点转型。青岛农商银行网点转型取得的成功得益于全行自上而下的重视,青岛农商银行副行长丁明来向调研组介绍道,为了推动网点转型工作,青岛农商银行制订了“三专三集中”的策略。总行设立网点转型的专门部门,由专门的责任人、专门的团队、集中时间、集中人力、集中财力在全行大力推动网点转型工作。

青岛农商银行副行长丁明来向调研组介绍青岛农商银行转型情况

青岛农商银行副行长王建华向调研组介绍青岛农商银行转型情况

城区网点, “小、密、美”

青岛农商银行改制之初网点多设在农村及城乡结合部,为了进一步扩大零售业务,青岛农商银行在城区大力推动社区银行的建设,并提出了社区银行建设“小、密、美”的建设思路。小即是网点空间要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合理进行空间布局;密即是根据居民与企业的分布规划网点建设实现对城区需求的覆盖;美即是要网点除了设计美外还要实现多功能化并与互联网结合。目前青岛农商银行社区网点除了可以进行存取款服务外还集成了缴费、网上购物、购买火车票等功能,网点还开辟了儿童游乐区方便带孩子的居民办理业务。

青岛农商银行网点转型办公室总经理刘玉涛陪同调研组考察网点

“小微云”,大功能

在传统的农村地区,青岛农商银行大力推动“小微云支付终端”。小微云支付终端是青岛农商银行自主研发的智能终端,将银行金融服务嵌入企业日常经营全过程,汇聚了企业和银行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并实现了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在线支付、现金管理、融资等金融服务,目前该系统已可以进行存取款、缴费、理财、农产品收购、网上商城等众多应用。通过与农村小商户的合作,青岛农商银行在农村广泛布设“小微云支付终端”系统,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实现了农村居民足不出村、足不出户便可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金融便利。

布设了小微云支付终端的烟草店成为乡村金融服务便民店

异地布局,混业经营

为了实现规模经济与业态经济的双提升,青岛农商银行提出了“植根青岛、拓展山东、辐射华北六省,探索混业经营”的战略目标,并于2015年正式启动了异地分支机构的规划。目前青岛农商银行已在山东省内开设异地分支机构2家,发起设立村镇银行8家。同时青岛农商银行已获得基金代销、外汇衍生品交易、线上个人网银代销国债、线上结售汇等众多牌照,并积极申请金融租赁牌照,开展跨界探索。

借助互联网东风,助推业务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青岛农商银行嘉大电子银行与手机银行的推动力度,将电子渠道对柜面交易替代率提升到了71.74%。同时青岛农商银行推出直销银行业务,并陆续上线存款、基金、理财、贷款、电子支付等业务,将直销银行打造成了集线上理财与生活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大大提升了获客能力。线下与微信、支付宝合作,建设“扫码付”平台;线上打造“Q付通”支付平台,打通了线上支付渠道。据调研组了解,青岛农商银行还将继续加大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与创新,从而打造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

打造内训师队伍,提升网点人员软实力

除了在网点布局、硬件建设等方面的转型外,青岛农商银行更重视网点人员营销服务软实力的加强。据青岛农商银行副行长王建华介绍,青岛农商银行成立了专门进行网点转型辅导的内训师团队,不但能够对网点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技巧、营销技巧进行培训外,还对网点进行抽查督导,并结合网点实际情况编制了“网点转型手册”,有效推动了转型理念与知识的传播。随着内训师队伍愈加成熟,青岛农商银行内训师团队已开始对网点转型技术进行输出,并协助其他农商银行进行网点转型的辅导。

截至2017年上半年,青岛农商银行已完成网点转型的8个支行在新增存款、个人理财、贵金属销售等各个主要业绩指标贡献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转型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转型的效果已逐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