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银企命运共同体 提升农商行小微金融服务水平

图片名称

作者:

图片名称

来源:

金融时报

2019/03/07 14:37


农商行作为县域地区重要的法人银行机构,如何从高层战略出发,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将业务重心更好地回归信贷主业、防控化解金融风险,不仅是监管部门导向要求,也是农商行自身高质量发展需要。

供给优先 资源配置有方向

方向决定结构,结构决定供给。银行资源配置的方向决定了信贷供给的充足性。农商行在发展中,应当从高管层战略导向出发,坚持把好方向标、管好“钱袋子”,严防资金“脱实向虚”,保证资源配置不偏离主业,确保小微企业信贷供给充足。

一是明确战略导向。金融作为经济的血脉,一直以来承担着资金融通、资源配置、结构调整和市场定价等功能。要确保金融资源真正配置到实体和小微企业中,必须从党委决策和高层战略出发,无论是中长期发展战略、年度信贷计划,还是经济处于高速发展、转型转轨期间,坚定支持实体不放松,将“三个不低于”“两增两控”等监管目标纳入管理层经营管理任务,保障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优先,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和制造业发展。

二是确保规模优先。2019年,银保监会发文提出“农商行专注服务本地,下沉服务重心,当年新增可带资金主要用于本地”,同时“确保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贷款在贷款总量中占主要份额”。为确保资源优先供给,农商行需要建立有利于战略目标实施的业绩评估机制,敢于主动压降杠杆、主动降低贷款利率水平,在息差不断收窄的大背景下通过信贷投放“量”的增加实现规模效应,保证合理的利润增长。

三是资源腾挪补位。在人行信贷计划约束和资本充足率硬约束下,农商行创新应用“腾笼换鸟”新方法、新举措,通过不断调整资产组合,将有限的资源更多地配置到小微企业上。如向人行申请支农再贷款或者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方式腾挪信贷额度;再如通过打包发起设立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盘活信贷资产、腾挪信贷空间。

赋能于企 同生共荣有引擎

作为供给和需求的两端,银行与企业自身的信号传递机制是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可获得性的重要原因。农商行在发展中,应当坚持主动服务、赋能于企,着力提升产品契合度、信息透明度和服务便利度,提高中小企业融资可获得性。

一是构建“铁三角”。“银行、企业、政府”三方构成推动经济跨越发展的“铁三角”,在经济发展中,“铁三角”的任何一方都要持续发力,才能在经济周期波动中赢得整个“赛程”。作为服务供给方,农商行应当坚持构建“铁三角”联动发展闭环,通过不间断地对接交流、拉网式走访对接,联合政府实施小微企业培育计划和金融支持“一镇一品”计划,定期进企业、进车间,以金融知识宣传、产品推介、志愿服务等形式开展合作,着力关注企业发展质态,全面了解和准确掌握企业生产、销售情况及信贷服务需求;常态化开展银政企对接会议,强化主动协调和对接帮助,将金融产品和服务主动送到企业身边,增强企业对银行产品的认知,提升产品应用效能,引导企业用好、用足、用活银行信贷政策和政府各项财税优惠政策。

二是齐吹“冲锋号”。产品、渠道、服务都是影响融资可获得性的因素,农商行应当坚持齐吹“冲锋号”、多维度创新,在产品方面,坚持完善分行业贷款模板,在行业细分的前提下,根据行业分类、上下游企业生产结算特点,量身打造差异化、特色化、多元化产品,积极应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仓单质押等多种保证方式,提升产品契合度;在渠道方面,通过设立分行业、分区域信贷中心,上线推广网络金融服务平台,提升渠道便捷度;在服务方面,针对实体企业资金需求周期特点,推出续贷产品,提升资金使用匹配度。

三是打造“新引擎”。除做好服务外,农商行在支持小微企业时,还应当重视全流程监督,建立独立于对接客户经理的另一条监督反馈通道,笔者所在农商行近年来探索推出党员“赋能助企计划”,以“两服务、两监督”方式,将党员与企业结对,通过增进合作交流,搭建信息沟通平台,以全新对话举措有效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时刻监督客户经理的服务效能,让党员成为企业服务的“温度计”和新纽带,增进银企关系,提升服务效能。

机制配套 管控风险有新路

促进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原则。农商行在发展中,应当坚持从自身出发,主动降低经营成本,清理规范中间业务环节,避免变相抬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一是流程减负,提升供给效能。从融资申请和贷后管理的便利度出发,持续推进信贷工厂建设,加大架构调整和流程优化,发挥大数据整合应用效能,真正实现流水化作业、流程化操作,让更多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投向市场,实现信贷办理效能和风险识别能力的整体跃升。按照流程银行建设要求,积极推进经营体制改革,尝试事业部转型,通过“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升业务营销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积极优化信贷办贷流程,根据贷款金额的大小,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审批流程,提升贷款审批效率。

二是转贷及时,化解周转难题。为着力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农商行应主动加强机制创新,针对企业续贷特点,因地制宜实施“无还本续贷”产品,从机制上缓解小微企业贷款“先还后贷”资金筹措压力,有效降低企业“过桥资金”财务成本,着力解决小微企业倒贷(借助外部高成本搭桥资金续借贷款)问题,帮助企业规避高利贷风险。

三是控险前置,杜绝紧急刹车。银行除“锦上添花”外,更重要的是“雪中送炭”,在日常服务对接的同时,困难期更要坚持守望相助。笔者所在农商行在经济下行期,创新实施推动“百企越冬”工程,针对部分行业、企业面临资金链紧张、市场需求不足、利润下滑等困难,坚持不抽贷、不压贷、不延贷,以扩大信贷资金覆盖面和受益面为重点,对借款金融机构不超过3家,全部银行借款不超过3000万元的优质企业实行“打包式”授信服务和差异化利率定价,实施两年来,该项政策为189户企业增加授信18.76亿元,化解各类隐性风险贷款17.23亿元。

信用保障 银企互信有成效

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打造“资金洼地”的基本条件。农商行作为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应当坚持从培育和维系良好金融生态的角度出发,与企业、政府一起共同维护金融稳定,增强银企互信,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难题。

一是信誉为王,确保优质优价。信誉是企业市场竞争的王牌,也是争取银行信贷资金的砝码。农商行在支持小微企业时,应当坚持优质优价原则,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优化年度授信模式,按照“高风险短授信、低风险长授信”的模式,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实施差异化授信,企业信用越好、授信期限越长,正向引导企业按规定使用借款,认真履行借款协议,按时还款付息,珍视声誉、积累信誉。

二是联合帮扶,释放财务空间。在经济下行周期,对受担保圈牵制,自身经营较好“能够救、值得救”的优质企业,可以试行差别扶持,由主要金融机构牵头成立债权委员会,签订以信贷出险企业共进共退为核心的联合公约,采取利率优惠、分期偿付等措施提供支持,给予企业缓解财务压力的空间和时间,逐步破圈解链,为企业开展战略重组、市场化“债转股”、降低债务存量创造时间和空间。

三是深化互信,打造优质土壤。积极构建“银行+保险+征信+财政+担保+监管”等多方参与的融资支持体系和“集中担保、分散使用”“限额担保、周转使用”的风险补偿模式。重视企业信用培育,由政府牵头与区域金融机构沟通协调,深化银企互信,引导“铁三角”三方共建信息体系,共同打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优质土壤,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