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农商行2019年业绩:营收同比增36.88%,利润总额同比增26.04%

作者:

来源:
界面新闻
4月30日,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公开披露了2019年度经营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该行资产总额1640.08亿元,负债总额1487.54亿元,各项存款1106.1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3.54亿元,同比增长36.88%,利润总额5.41亿元,同比增长26.04%。
2019年6月,天津滨海农商行新的领导班子成立,确立了“增存款、降不良、强内控、促改革”重点工作,提出建设“合规银行、智慧银行、价值银行”的目标,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
2019年末,天津滨海农商行各项存款首次突破1000亿,创历史最好水平,天津国资主导完成增资扩股,实收资本由57.59亿元提高至90.99亿元,再次入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
在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在2019年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主要得益于该行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业务结构。
2019年,天津滨海农商行推进“增规模、调结构、降成本”,负债业务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存贷利差同比提升0.64个百分点,达到近三年来最好水平。与此同时,滨海农商行资产质量也出现向好趋势。2019年末,该行表内不良贷款率2.24%,比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62.63%,比年初上升9.53个百分点。
对中小银行来说,挑战始终存在,特别是随着国内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化,作为消费主体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在消费和生产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向零售业务转型,已经成为中小银行在经济转型时期主要的突围方向。作为天津地方法人银行,滨海农商银行充分利用服务区域经济的优势,围绕“社区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实现客户结构、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联动优化,打造转型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虽然银行“脱媒”已经是一种趋势,但存款依然是考核一家银行实力的重要指标,在这一点上,天津滨海农商行保持了难得的稳中向好态势。2019年,各项存款达到1106.15亿元,比年初增加165.05亿元,在天津地区存款增加额位居同业前列。同业负债余额212.61亿元,占总负债比例压降至14.25%,同业负债依赖程度明显降低。
与此同时,向小微企业倾斜、拓展普惠金融业务,是天津滨海农商行优化信贷结构的重要方向。2019年末,滨海农商行单户授信1000万元(含)以下小微贷款增速达到15.56%,户数比年初增加270户,高出全行各项贷款同比增速。个人贷款余额166.50亿元,比年初增加47.12亿元,占贷款余额比例由年初的14%增长至20%。
特别是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天津滨海农商行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在不断深化与互联网银行合作,增强批量获客能力的同时,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推出个人线上信用消费信贷产品,触达客户70多万人,余额11亿元,当年实现盈利。
完善的内控、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中小银行合规经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2019年,天津滨海农商行组织开展“梳理规章制度、完善流程框架、推进合规经营”保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专项整治工作,从组织架构、制度流程、管理系统、合规检查、合规考核、合规文化、案防管理等七个方面全面夯实内控合规管理基础。与此同时,该行还通过加大对不良资产的清收力度、提升信用风险防控能力、不断夯实流动性管理基础、全面检视信息科技风险等措施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科技已经深刻地改变着传统银行的生态,各家银行都在“数字化”转型中快速迈进。面对银行间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滨海农商行制定了信息科技三年规划,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快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理清业务创新逻辑,融服务和产品于客户的生活和工作场景中,覆盖获客、营销、风控及运营四大环节,以科技支撑业务发展,建设与自身发展和投入能力相适应,与互联网金融发展和零售转型战略相适应的特色化、紧凑型、高可用的科技信息体系。
2020年,滨海农商行继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回归本源,聚焦主业,推进经营下沉、技术升级,实现零售业务跨越式发展、公司业务专业化发展、金融市场业务转型发展,努力为实体经济、为股东、为社会创造价值,进一步打造“合规银行、智慧银行、价值银行”。